唐帝国的性格,兴盛与衰败都源于扩张的欲望

[复制链接]
楼主: fundes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19:32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安禄山这样的怪兽是唐玄宗人为培养的。唐朝东部节镇只有契丹、奚这样体量的对手,本来不需要配置那么多士兵。但是唐玄宗为了平衡西部的那些重兵节镇,一手提拔起安禄山,西部节镇的武功越盛,相应对安禄山封赏就越重。结果安禄山被放到不赏之位,同时遭到杨国忠和太子的猜忌,只有造反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19:35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扩张是要讲究策略和方式的。从历史角度看,有效扩张,并保留扩张权益和土地资源的只有美俄的扩张。领土占领➕原住民清洗➕快速移民,配合优惠政策和基础建设。唐的扩张顶多是邦联制的加盟,非真正意义上的扩张。此外,藩镇强于中央,地方财权,军权也未收回,以及过于宽松的民族政策所导致的内乱。唐有安史之乱,清有陕甘回民之乱,这就是典型的恶果。直到如今,这个问题依然是困扰,而非有效解决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19:38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初唐知识分子尚武,基本上都是文武双全,“功名祗向马上取,真是英雄一丈夫。”也造就了大唐开阔博大,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度。唐时文人都以从军为荣,到了宋代就变成了“好男不当兵”了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19:41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节度使又不是唐玄宗发明的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19:44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安禄山的反叛不是必然的,但这种扩张,迟早会在边疆地区建立军政合一制度的行政单位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19:46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安禄山到潼关的时候 高仙芝以逸待劳 死守关隘 急得安禄山都想投了 偏偏玄宗这时候瞎指挥 听信谗言 老天给机会了 朝廷没把握住啊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19:49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汉人的血性本该如此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19:52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说到底还是生产力的发展与帝国领土庞大不匹配。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讲唐帝国已经到了扩张的极限。远离帝国中心作战就必须赋予各节度使更大的权利,不然不利于征战和边疆的治理。忠心还好,一到类似于安禄山史思明这类的节度使自己做大,中原朝廷的兵力根本无法抗衡。类似于当年的秦朝,边疆军力庞大,关中却无兵可用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19:55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,记得有个角度的解读是,从岭南到长安,加急的驿报不会超过七天(时间再久荔枝没法吃了)。那么安西、北庭呢?时间只能更久,那么在这样的通讯和交通条件下,为了应付边境战事,不赋予前线指挥官全权怎么行?不单是军事指挥权,连属地的人财物也都必须交给他,这就是节度使的来历。
节度使只是个名字,上古的分封制,汉晋的藩王,本质上都是一个意思:中央政权在技术上根本没可能真正控制那么庞大的疆域,技术上、经济上进一步,中央集权就进一步、疆域就大一点,而超出当时条件的扩张,不是徒劳无功(比如两汉),就是遭遇反噬,比如大唐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4-29 19:58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军事制度上的变革随即引发了一系类连锁反应:几十万边疆守军谁来养活?成为大问题。募兵制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,中央一级的府库经常来不及为各地部门输血,于是节度使逐渐染指驻军地的财政权。
唐玄宗时期的十大节度使
本着一切为战争服务的思路,节度使制度应运而生。军权、财权到后来地方上的人力物力也同样需要,于是干脆连行政权也交给节度使。
唐帝国的安全需要这些节度使来守护,当节度使还是王忠嗣、哥舒翰、高仙芝等良将的时候,安西、北庭、河东、卢龙、朔方、陇右各镇的军马数量和军事屯田数量,均扩充至此前数倍。
帝国的军事实力再次回归,先后出兵攻灭后突厥汗国和突骑施汗国;连续击败吐蕃,占据青海高原的有利地势;并令回纥、渤海、室韦、契丹、奚人部族臣服,扭转了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军事低迷局面。
唐帝国疆域
【*****智伍应用提示您:未购买正式版授权,功能受到影响!!请根据最上面的引导提示,自助购买正式版授权,自动开通!!在线客服微信:ccccyyyy4444,官方网站:zhiwu55.com*****】,也证明了节度使制度初期的卓有成效。这位志得意满的唐玄宗便开始了更多的放权,将人事权、财政权一一划拨给了各大藩镇。
最终节度使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中结束
最终一位野心家安禄山点燃了这堆“干柴”,酿成了使得唐帝国衰落的安史之乱。短短几年战乱,人口锐减,外地入侵,中枢破损,唐帝国开始半独立的藩镇时代。直到200余年后,“黄袍加身”的赵匡胤的“杯酒释兵权”才宣告结束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彩课程推荐
Copyright   ©2015-2016  蒙特利尔精英网-新加园  技术支持:金子路传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