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楼主 |
发表于 2021-4-29 19:58:16
|
显示全部楼层
军事制度上的变革随即引发了一系类连锁反应:几十万边疆守军谁来养活?成为大问题。募兵制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,中央一级的府库经常来不及为各地部门输血,于是节度使逐渐染指驻军地的财政权。
唐玄宗时期的十大节度使
本着一切为战争服务的思路,节度使制度应运而生。军权、财权到后来地方上的人力物力也同样需要,于是干脆连行政权也交给节度使。
唐帝国的安全需要这些节度使来守护,当节度使还是王忠嗣、哥舒翰、高仙芝等良将的时候,安西、北庭、河东、卢龙、朔方、陇右各镇的军马数量和军事屯田数量,均扩充至此前数倍。
帝国的军事实力再次回归,先后出兵攻灭后突厥汗国和突骑施汗国;连续击败吐蕃,占据青海高原的有利地势;并令回纥、渤海、室韦、契丹、奚人部族臣服,扭转了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军事低迷局面。
唐帝国疆域
【*****智伍应用提示您:未购买正式版授权,功能受到影响!!请根据最上面的引导提示,自助购买正式版授权,自动开通!!在线客服微信:ccccyyyy4444,官方网站:zhiwu55.com*****】,也证明了节度使制度初期的卓有成效。这位志得意满的唐玄宗便开始了更多的放权,将人事权、财政权一一划拨给了各大藩镇。
最终节度使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中结束
最终一位野心家安禄山点燃了这堆“干柴”,酿成了使得唐帝国衰落的安史之乱。短短几年战乱,人口锐减,外地入侵,中枢破损,唐帝国开始半独立的藩镇时代。直到200余年后,“黄袍加身”的赵匡胤的“杯酒释兵权”才宣告结束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