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京漂”白居易:租房20年,首付靠老妈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381|回复: 0

18万

主题

38万

帖子

1030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051470
发表于 2021-5-27 19:48:5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提示您:未获得智伍应用正式版的授权,部分功能受到影响!



尊敬的用户,您好!!


非常感谢您能安装智伍应用旗下的产品,为了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升级,云采集已经开始按天收费,建议购买200天,免费赠送400天,一共600天,平均每天仅需1.67元。


向用户收费是为了给用户更可靠的保障和服务,所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产品的正常运作、不断研发和改进,希望各位用户能够理解和支持。



购买正式版授权请打开下面的网址自助购买:
www.zhiwu55.com/authorization/buy_end_time.php?hzw_appid=9A8E4148CA303E563C85CDA0B7C6508D



购买之后,自动开通正式版授权,新采集的内容不会再出现未购买授权的提示信息,同时智伍应用旗下所有含云采集功能的产品,都无需再次购买云采集的正式版授权,即云采集的授权可以在智伍应用的各个产品那里通用!


如果您已经购买了正式版,还是会出现未购买授权的提示,或者有其它问题,请联系智伍应用官方在线客服QQ/微信:2085244671




这世间的苦难,有时候是平等的,比如说,一千多年前,大诗人白居易一生为房忧愁,最后愣是没在长安买上房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今天,我们就来扒一扒,唐代“京漂”老白的坎坷买房史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老白有买房念头要从他中进士开始说起。29岁那年,白居易赶在三十而立前中了进士。
            32岁,他正式参加工作,担任“校书郎”一职,类似中央办公厅校对红头文件的初级文员。虽然是九品小官,但是总算摆脱漂泊无定的状态,饭碗总算是有了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对了,他那时候的年俸是一万六千钱,相当于现在一年赚13.7万。他也拿到了长安户口。这跟现在是一样的,买房需要有户籍,交易还有房产税,更夸张的时候,过户时候还要经过邻居的同意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他初到长安的这段旅程,像极了今天的北漂,从小地方来到一线城市,用真才实学换的功名,成为帝国的一个初级公务员。也打算,踏踏实实成为一个不仅有京户,更有京城房子的体面人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当时的长安,作为世界第一等大都市,地皮自然是贵的很。初来乍到,老白选择了租房。单身的时候,他第一个租房地点选在了常乐坊,与唐玄宗赐名的兴庆宫仅仅一坊之隔。相当于住在了现在的北京东西城,每天散步,都能闻到皇家的气息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可好景不长,在一线城市打工的人最怕接到家里通知,“你妈要来看你,”
            这不,妈不仅来看老白,还带来了购房启动基金。就这样,为了安置老妈,老白名义上买了平生的第一套房子,一套远郊房,在长安附近渭北下邽县。哪怕是后来娶妻成家,老白大多数时间还是在长安城租房(昭国里、永崇里),节假日时往返探亲。
            这一来一去要大半天,遇上下雨天气,回趟家太不容易。他也感叹,“萧条度归路,暮雨湿村桥”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在唐代,朝廷会给官员提供官廨,有点类似现在的单位公租房,但是只能提供给单身一族。公元808年,白居易改任左拾遗,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。2年后,白居易高升做到了京兆府户曹参军,相当于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,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“俸钱四五万,月可奉晨昏”,翻了从前3倍以上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同年,女儿出生,老婆提议买房,白居易一脸不悦:“何须广居处,不用多积蓄”。于是,他们一家还是租在永崇坊的华阳观。
            没成想,一时的傲气,这一耽误就是好几年。公元811年,白母陈氏去世,老白离职回到乡下下邽,奉孝三年。直到公元814年,回到长安,授太子左赞善大夫。他在政坛上抱着“济时肯杀身”的热情忧心朝政,义愤填膺上书言事抒怀,却因为触怒了皇帝,被贬到江州做司马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在琵琶行中,老白抒发自己被贬谪的苦闷,但实际一看,其实也没那么苦。这里不像岭南那样湿热,更没有儋州那么边远,还没有黔蜀那么路难。白居易在庐山还给自己建了一座无产权的山景房——庐山草堂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在职责上,司马一职虽然是个朝廷官员的名,却并无多实权。但好在,唐代奇葩规定,地方官的工资比京官的工资高。这时候的老白“岁廪数百石,月俸六七万”,工资蹭蹭上涨了40%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唐代中晚期,皇帝更替勤快。老白在江州任满后,又接连调任杭州、苏州做忠州刺史,因此都住在官舍之中。这一眨眼,当年的英气少年,已经变成中年大叔,还没有买上房,不过好在腰缠万贯,这几十年的俸禄都一一攒下了。
            821年,老白回到京城,加封朝散大夫,开始身穿五品绯色朝服,他着急忙慌地在长安买了一套宅子。人到中年,“刚需上车”,他搞了一套紧凑型住宅,在当时的四环外新昌里。在《题新昌所居》中,他说道,“宅小人烦闷,泥深马钝顽……唯应方寸内,此地觅宽闲。”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公元824年,老白受职调任给太子当老师,上班地方改到洛阳。当时,他就在洛阳筹谋自己的退休事宜,对仕途已经没有什么心思。这一辈子也没什么大花销,社会地位也足够高,怎么说要从容挑选一下养老之所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于是,他就跟中介提要求,找房子啦。首先,房子要足够大,他举例说同事崔少尹在上林坊的宅子,有园林、有池塘、好几进。其次,他在苏杭带回来的天竺石、华亭鹤要能有地方安置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在陪都洛阳,白居易终于买到了柳宗元岳父杨凭的老宅,这套房子才对他来说是人生最得意。五十七岁,他在洛阳安家,再也没有离开过。他在《池上篇》中说,“十亩之宅,五亩之园,有水一池,有竹千竿。”这是他人生的乐园。他一口气就是住了18年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在这里,他每天就是醒来“静拂琴床席,香开酒库门。慵闲无一事,时弄小娇孙。“真可谓是快乐工作,认真生活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其实,相比万千唐代官员,白居易已经是幸运中的幸运。据《旧唐书》记载,元和十五年,长安城中,有房子的官员仅占36.7%,大约63.3%的官员都是住在单身宿舍或者在郊区租房。像是韩愈,也是到退休那会才住上了商品房;李白更是惨,一生赘婿两次,总在岳父家借住。你瞧瞧,这跟你的生活是不是还挺像的?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白居易这一生,虽然出出入入有些折腾,但人生的末尾还是怡然自得,惹得他人羡慕。
            —— END ——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,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彩课程推荐
Copyright   ©2015-2016  蒙特利尔精英网-新加园  技术支持:金子路传媒